最后一公里:工業互聯網如何落地?
工業互聯網近年來發展迅猛,加之“上云上平臺”、“新基建”等政策加持,應用場景和應用行業逐漸擴大,愈來愈受到各界的矚目。
工業互聯網的崛起,很大程度地改變了企業管理、生產、銷售的思維模式,重塑了企業運營業態,同時也加大了產業生態圈的聯系和融合。
然而,盡管有諸如BATH等行業巨頭的加入、各路群雄像雨后春筍一樣生長,但實際上,工業互聯網融入制造業之路還遠未成熟。
BATH借助深耕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實力在云上發力,阿里云、華為云、百度云等市場份額不斷加大,有數據顯示,19年第三、四季度,僅阿里云一家市場份額已超45%;而各行業龍頭也不甘示弱,三一重工孵化的樹根互聯,海爾孵化的COSMOPlat,美的孵化的美云智數,TCL孵化的格創東智等工業互聯網平臺,由于他們背后深厚的制造業基因,在行業中取得了長足發展。另一方面,新一輪發展過程中,西門子、施耐德、霍尼韋爾等外資企業大量融入,細分行業下的新興力量更是異軍突起。
但是,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業在應用工業互聯網賦能的過程中,因資金缺乏或者觸及技術門檻,導致裹足不前,該如何破解呢?或者可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思考。
·抓重點,逐一擊破。現行落地的大部分企業案例都是采用項目形式的中大型企業。項目涉及整個生產體系、供應體系或者管理體系。而中小企業可以嘗試集中資金,抓重點,逐一擊破。這要求企業對自身有著清晰的認知和定位,明白自己需要什么、這些需求背后的邏輯是什么,對于自己來說,關鍵點和基礎點在哪里……找出突破口,一步一腳印,慢慢建立適合自己的工業互聯網體系。
·育人才,練內功。手机看片aⅴ永久免费對于企業來說,技術都是硬核,而人才則是其中的關鍵。作為中小企業不可能如華為“天才計劃”一般投一兩百萬年薪招聘技術人才,但是可以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專家智庫建設、機器學習技術應用等機會,逐步打造、固化數字化行業知識體系,有效形成技術積累,,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。
·合作共贏,接軌產業鏈條。工業互聯網的核心之一是互聯,設備互聯,企業互聯,從而連通上下游,高效協同,形成產業閉環。有點類似于產業集群,形成特色的產業供應鏈和銷售鏈。
手机看片aⅴ永久免费
在當今背景下,提升技術實力,加強合作共贏,將必為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、釋放更多潛力,在未來市場搶占一席之位。